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灯罩、桶身、取蚊盒;所述灯罩包括有灯罩体和灯罩柱,所述灯罩柱位于所述灯罩体的侧边;所述桶身包括筒状部和桶身连接柱,所述桶身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筒状部上;所述取蚊盒包括底板、取蚊盒连接柱、网状部,所述取蚊盒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底板边沿位置上,所述网状部位于所述取蚊盒连接柱之间;所述灯罩柱下端与所述桶身连接柱上端对接,所述桶身连接柱下端与所述取蚊盒连接柱上端对接;通过采用灯罩柱、桶身连接柱、取蚊盒连接柱对接设计,不但方便灯罩、桶身、取蚊盒的拼接,而且提高了灭蚊器的结构强度。
公开号:CN214339585U
申请号:CN202023294955.2U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江伟忠;潘志强;乐锦亮;李国磊
申请人: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IPC主号:A01M1-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蚊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
[n0002] 为了捕杀蚊虫,人们通常使用蚊香、蚊拍以及电蚊拍,但是在户外,这种灭蚊措施并不适用,因此需要户外灭蚊器。灭蚊器在户外长期使用,难免会被碰摔,但是目前的灭蚊器一般是塑料制成,结构强度有限,一旦损坏就不能继续用了。
[n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
[n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灯罩、桶身、取蚊盒;所述灯罩包括有灯罩体和灯罩柱,所述灯罩柱位于所述灯罩体的侧边;所述桶身包括筒状部和桶身连接柱,所述桶身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筒状部上;所述取蚊盒包括底板、取蚊盒连接柱、网状部,所述取蚊盒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底板边沿位置上,所述网状部位于所述取蚊盒连接柱之间;所述灯罩柱下端与所述桶身连接柱上端对接,所述桶身连接柱下端与所述取蚊盒连接柱上端对接。
[n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户外吸入式灭蚊器,通过采用灯罩柱、桶身连接柱、取蚊盒连接柱对接设计,不但方便灯罩、桶身、取蚊盒的拼接,而且提高了灭蚊器的结构强度。
[n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灯罩上侧设置有遮挡盖。
[n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桶身内设置有风扇悬臂,所述风扇悬臂上设置有风扇。
[n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筒状部上侧设置有进气栅格。
[n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筒状部下侧设置有下方栅格。
[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取蚊盒上侧设置有防逃逸网,所述防逃逸网的中间处设置有进蚊孔,所述防逃逸网为下凹状。
[n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防逃逸网上设置有竖直抓板。
[n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竖直抓板与所述进蚊孔之间设置有抓板凹口。
[n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灯罩柱、桶身连接柱、取蚊盒连接柱对接设计,不但方便灯罩、桶身、取蚊盒的拼接,而且提高了灭蚊器的结构强度。
[n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n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n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n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进气栅格的立体图;
[n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方栅格的立体图;
[n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防逃逸网的立体图。
[n0021] 附图标记:
[n0022] 灯罩100、灯罩体101、灯罩柱102、桶身200、筒状部201、桶身连接柱202、风扇悬臂210、取蚊盒300、底板301、取蚊盒连接柱302、网状部310、遮挡盖400、挂圈410、风扇500、进气栅格600、下方栅格700、防逃逸网800、进蚊孔810、竖直抓板820、抓板凹口821。
[n0023]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创造,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创造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创造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管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
[n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灯罩100、桶身200、取蚊盒300。灯罩100用于固定诱蚊灯。桶身200内置风扇500。桶身200本身作为一个风道配合风扇500工作,桶身200上侧作为进气口,桶身200下侧作为出气口。取蚊盒300用于装被吸进去的蚊虫。
[n0025] 在诱蚊灯的灯光吸引下,蚊子飞到灯管以及进气口附近,由于风扇500的作用,在进气口的附近,产生气流,将蚊虫吸入到取蚊盒300内,将其吹干致死。
[n0026] 进一步的,参照图2,灯罩100包括有灯罩体101和灯罩柱102,灯罩柱102位于灯罩体101的侧边,其中诱蚊灯安装灯罩体101上或者灯罩体101内。灯罩柱102之间的空间就可以作为蚊虫进入灭蚊器的入口。
[n0027] 再进一步的,桶身200包括筒状部201和桶身连接柱202,桶身连接柱202设置在筒状部201上,筒状部201作为风道结构。
[n0028] 再进一步的,取蚊盒300包括底板301、取蚊盒连接柱302、网状部310,取蚊盒连接柱302设置在底板301边沿位置上,网状部310位于取蚊盒连接柱302之间。网状部310的网孔就相当于灭蚊器的出气孔,同时保证蚊虫不会逃跑。
[n0029] 参照图3,灯罩柱102下端与桶身连接柱202上端对接,桶身连接柱202下端与取蚊盒连接柱302上端对接,这样灯罩100、桶身200、取蚊盒300就可组装成一体。灯罩柱102、桶身连接柱202、取蚊盒连接柱302连接成一个柱状结构,也提高了灭蚊器的结构强度。
[n0030] 以上公开的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进行修改或者补充,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n0031] 以下结合一些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此外,表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并非固定的指代任何特定顺序,也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32] 实施例1,灯罩100上侧设置有遮挡盖400,用于灭蚊器在户外时可以遮挡风雨。
[n0033]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遮挡盖400为伞状结构。
[n0034] 实施例2,遮挡盖400上设置有挂圈410,便于灭蚊器挂起来。
[n0035] 实施例3,桶身200内设置有风扇悬臂210,风扇悬臂210上设置有风扇500。
[n0036] 实施例4,参照图4,筒状部201上侧设置有进气栅格600。
[n0037] 实施例5,参照图5,筒状部201下侧设置有下方栅格700,使蚊虫容易被吸入而难以逃脱。
[n0038] 实施例6,参照图6,取蚊盒300上侧设置有防逃逸网800,防逃逸网800的中间处设置有进蚊孔810,防逃逸网800为下凹状,避免蚊虫被吸入后逃逸出去。下凹状设计可以使蚊子在风的压力下,蚊子可以往防逃逸网800斜度方向顺着风向,穿过进蚊孔810吹进桶身200里。
[n0039] 实施例7,防逃逸网800上设置有竖直抓板820,需要可以手握住竖直抓板820,方便拿出防逃逸网800进行清洗。
[n0040] 实施例8,竖直抓板820与进蚊孔810之间设置有抓板凹口821。
[n0041] 实施例9,灯罩体101、灯罩柱102为一体成型。
[n0042] 实施例10,筒状部201、桶身连接柱202为一体成型。
[n0043] 实施例11,底板301、取蚊盒连接柱302为一体成型。
[n0044] 实施例12,网状部310为网片结构。
[n0045]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取蚊盒连接柱302之间设置有安装框,用于安装网状部310。
[n0046] 实施例13,灯罩100与桶身200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n0047] 实施例14,桶身200与取蚊盒300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n0048]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灯罩(100)、桶身(200)、取蚊盒(300);
所述灯罩(100)包括有灯罩体(101)和灯罩柱(102),所述灯罩柱(102)位于所述灯罩体(101)的侧边;
所述桶身(200)包括筒状部(201)和桶身连接柱(202),所述桶身连接柱(202)设置在所述筒状部(201)上;
所述取蚊盒(300)包括底板(301)、取蚊盒连接柱(302)、网状部(310),所述取蚊盒连接柱(302)设置在所述底板(301)边沿位置上,所述网状部(310)位于所述取蚊盒连接柱(302)之间;
所述灯罩柱(102)下端与所述桶身连接柱(202)上端对接,所述桶身连接柱(202)下端与所述取蚊盒连接柱(302)上端对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100)上侧设置有遮挡盖(400)。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200)内设置有风扇悬臂(210),所述风扇悬臂(210)上设置有风扇(500)。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201)上侧设置有进气栅格(600)。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201)下侧设置有下方栅格(700)。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蚊盒(300)上侧设置有防逃逸网(800),所述防逃逸网(800)的中间处设置有进蚊孔(810),所述防逃逸网(800)为下凹状。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逸网(800)上设置有竖直抓板(820)。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户外吸入式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抓板(820)与所述进蚊孔(810)之间设置有抓板凹口(821)。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2004254523A|2004-09-16|害虫誘引捕獲器
KR101424238B1|2014-07-30|레이저빔을 이용한 해충 포집장치
CN214339585U|2021-10-08|户外吸入式灭蚊器
CN102669069A|2012-09-19|一种光气飞虫诱捕器
CN202566068U|2012-12-05|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
KR101247786B1|2013-03-25|벌레 잡이 장치
CN203675929U|2014-07-02|昆虫诱捕器
CN203431620U|2014-02-12|一种led庭院灯
CN209234742U|2019-08-13|一种设有吸虫风道的捕虫器
CN209449511U|2019-10-01|林场杀虫装置
CN214801836U|2021-11-23|户外电击灭蚊器
CN2817437Y|2006-09-20|灭蚊蝇及照明两用灯
CN203735320U|2014-07-30|虫情监测仪
CN109511625A|2019-03-26|一种灭蚊装置
CN214339586U|2021-10-08|壁挂式灭蚊器
CN111066756A|2020-04-28|一种捕虫器用防逃逸装置
CN202077504U|2011-12-21|一种改进的捕蚊器
CN209749558U|2019-12-10|一种灭蚊装置
CN209449518U|2019-10-01|一种风吸电击式的灭虫灯
CN214629332U|2021-11-09|一种园林诱虫景观灯
CN211020647U|2020-07-17|一种户外捕蝇灭蚊器
CN212697307U|2021-03-16|一种多环境固定的苍蝇笼
CN210168829U|2020-03-24|一种捕捉林业害虫专用诱虫器
CN207665853U|2018-07-31|一种捕蝇器
CN206247490U|2017-06-13|空调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94955.2U|CN214339585U|2020-12-30|2020-12-30|户外吸入式灭蚊器|CN202023294955.2U| CN214339585U|2020-12-30|2020-12-30|户外吸入式灭蚊器|
[返回顶部]